通过沙盘演绎校园日常,包括成功与挫折,增强适应学校环境的能力和韧性。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精心布置沙盘室,模拟校园一角,角落可放置迷你图书馆、操场模型等沙具,营造一个生动的校园环境。确保室内光线柔和,环境宁静,以便参与者能全心投入。
团队建设:通过“名字接龙”游戏,每位学生不仅要说出自己的名字,还要加上一个校园生活中的趣事或小挑战,增加团队间的了解与亲近,约5分钟。
规则说明:简明扼要地介绍沙盘活动的核心——不是为了评判或对比,而是通过“四不二重”原则(即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视个人感受和陪伴过程),让每个人在创造与分享中成长,讲解操作流程,约10分钟。
主题介绍:同学们,欢迎来到“校园生活剧场”!在这里,我们将通过沙盘搭建自己的校园故事,无论是考试的小胜利,还是面对困难时的坚持,都将成为我们故事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重现这些日常场景,发现学习与成长的乐趣,学会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增强面对挑战的韧性和适应力。让我们在欢笑与思考中,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校园记忆。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小组内部民主选举“导演”,由其设定沙盘规则,比如每人每次限取3件沙具,每轮摆放时间不超过2分钟,约5分钟。
沙盘创作:在静谧的环境中,每位成员按照规则,用心挑选沙具,构建自己校园生活的片段,期间保持安静,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轮流操作,逐步完善整个校园场景,期间相互尊重,不干扰他人的创作,约10分钟。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组内成员轮流讲述自己摆放沙具背后的故事与感受,其他成员倾听后可微调沙盘,使其更贴近集体情感,约20分钟。
沙盘统一:每人尝试叙述一个简短故事,将沙盘中的各个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集体的“校园生活剧场”,约20分钟。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推选一名“**讲述者”,留下为其他组做解说,其他成员外出参观。依据组数,合理安排参观时间,确保每组都有机会展示并欣赏他人的创作,约18分钟(以6组为例)。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各小组成员围在自己的沙盘旁,拍摄合照,留存这段特别的经历,约5分钟。
总结讨论:回归小组,交流今天的感悟与收获,讨论如何将沙盘活动中学到的适应策略应用到实际校园生活中,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告:“现在,让我们慢慢从这个充满想象的校园剧场中走出,回到现实,但请记住,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重申活动主题:“通过今天的‘校园生活剧场’,我们共同体验了学习的喜悦与挑战,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带着增强的适应力和韧性,继续在校园的每一天中发现乐趣,勇敢前行。”
保密仪式:全体成员一起承诺:“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在相互表达感激与祝福中,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