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法庭之正义之声

2024-05-24
来源:

模拟法庭审判过程,通过角色扮演(法官、律师、证人等)分析案件,练习论点陈述和反驳,增强逻辑思维和法律知识的融入写作。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布置一个小型法庭场景,沙盘区域模拟法庭布局,包括审判台、律师席、证人席等,确保环境庄重而富有启发性,沙具包含法槌、律师袍、证据标签等,以供角色扮演使用。

团队建设:通过“角色速配”游戏,快速分配临时角色进行自我介绍,例如“我是正义的守护者未来律师XX”,以此消除成员之间的陌生感,约5分钟。

规则说明:介绍沙盘活动的基本理念,虽然通常涉及心理治疗的“四不二重”原则在此不太适用,但可以强调模拟法庭的规则,如公平辩论、尊重对手意见、注重逻辑性,讲解活动流程,约10分钟。

主题介绍:同学们,欢迎来到“笔墨断案”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将化身正义的使者,通过模拟法庭审判,体验法官的公正无私、律师的唇枪舌剑、证人的真实陈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写作中的论点陈述与反驳技巧,让法律知识跃然纸上,同时,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逻辑思维和法律素养。

二、沙盘操作

(一)**轮:角色与场景构建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选举“庭长”,负责分配角色(法官、辩护律师、检察官、证人等)及制定角色扮演的具体规则,如发言顺序、证据提交方式等,约5分钟。

角色扮演准备:成员根据角色开始选取代表其身份的沙具布置场景,如法官取法槌,律师拿文件夹,证人放置相关物品象征证据,保持静默,专注于角色的内心构建,约15分钟。

场景展示:小组成员轮流完成角色和场景的摆放,期间避免干扰他人布局,最后形成完整的法庭场景,约10分钟。

第二轮:案例分析与辩论模拟

时间安排:40分钟

角色体验分享:组内成员轮流分享自己角色的设定思路、所持论点及预想的反驳策略,他人可提出建设性建议,约20分钟。

模拟辩论:全组围绕一个虚构案例进行简短辩论,每位成员限时2分钟发表论点或反驳,鼓励运用法律术语和逻辑推理,约20分钟。

第三轮:交叉学习与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交流:每组推荐一名“**辩手”作为代表,向其他组介绍本组的案例、角色扮演亮点及辩论过程,其他成员以组为单位参观学习,互相点评,增进理解和启发,时间根据组数灵活调整。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记录成果:每组成员与自己设计的沙盘法庭场景合影,留存这独特创作的记忆,约5分钟。

心得分享:小组内部交流参与活动的感悟,讨论如何将今日学到的逻辑思维、法律知识融入日常写作,提升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宣布活动结束,提醒参与者从角色中抽离,回到现实生活,但鼓励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学习中。

重申活动主题:“今天,我们在‘笔墨断案’中,用文字捍卫正义,用逻辑编织真理。记住,每一句有力的陈述,都是对正义的致敬,对写作能力的锤炼。”

保密仪式:共同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维护彼此创意与努力的尊重,互致感谢,带着满满收获告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