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游戏,提升学生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布置沙盘室时,可以加入一些社交场景的元素,比如小房子模型代表家、学校建筑模型、公园长椅等,沙具包括人物、交通工具、沟通工具等,以便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确保环境既开放又温馨,便于孩子们放松心情,投入活动。
团队建设:通过“我是谁”游戏开启破冰环节,每位孩子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最喜欢的一项社交活动,如“我是小明,我喜欢和朋友踢足球”。这样不仅能快速打破隔阂,还能引导他们思考社交的多种形式。
规则说明:简明扼要地介绍沙盘游戏的基本原则,特别强调“四不二重”原则,让孩子们知道在这个环境中,他们可以自由表达,无需担心被评价,重点在于感受和彼此的陪伴。随后,讲解沙盘操作流程,让每个人明白活动将如何进行。
主题介绍:小朋友们,欢迎来到“社交小能手训练营”,一个充满奇遇和友爱的地方!今天,我们要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游戏,成为超级社交达人。想象一下,你可以是老师、医生、宇航员,甚至是小猫咪,和朋友们一起解决难题、分享快乐。我们会在沙盘上建造属于我们的小小社会,学会如何合作、如何交流,让友谊的小船扬帆起航。记住,每一次对话、每一个拥抱,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推选或自荐产生一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制定本组的沙盘规则,比如确定每人可以放置多少沙具,以及如何确保沙盘故事的连贯性。
沙盘创作:在静默中,每个孩子依据规则摆放沙具,创造自己的角色和场景,比如学校、家庭聚会、户外探险等,通过沙具展现角色之间的互动。
沙盘成型:轮流完成,期间尊重他人的创意,不直接改动他人的沙具布局,而是通过增加新的元素来丰富和完善共同的社交场景。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小组内部,孩子们轮流分享自己选择沙具的初衷,以及对整体沙盘故事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允许在不影响整体故事线的情况下,微调自己的沙具位置或添加新元素,使故事更加生动。
沙盘统一:全组共同讨论,整合每个人的故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沙盘故事,每人用2分钟简述自己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选出一位最擅长讲故事的孩子作为解说员,向其他组展示并讲述本组沙盘故事。其他小组成员仔细聆听,提问或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促进跨组交流与学习。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孩子们聚集在自己的沙盘旁,记录下这创意满满、合作无间的时刻。
总结讨论:围圈坐下,讨论今天活动中学到的社交技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感受,强化正面情绪,鼓励孩子们将这些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宣布活动正式结束,鼓励孩子们从角色中“毕业”,但将学到的社交技能和美好记忆带入真实生活。
重申活动主题:“今天,我们是社交小能手,明天,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记住,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都是我们友谊的桥梁,每一次团队合作,都是我们成长的力量。”
保密仪式:全体孩子一起重复誓言:“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以此巩固活动的精神,彼此间留下尊重与祝福,为今日的活动画上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