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或创新传统艺术表演,讲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和艺术欣赏能力。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布置沙盘室时,融入传统元素,如挂上中国结、水墨画,播放轻柔古典音乐,沙盘中央铺设一张微型“戏台”,摆放基本的传统艺术沙具,如京剧脸谱、古乐器模型等,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团队建设:通过“文化接龙”游戏,让孩子们依次说出自己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或艺术形式,增进团队成员间的了解和亲近感,约5分钟。
规则说明:简明扼要地介绍沙盘活动的精神核心,特别强调“四不二重”原则,即在互动中做到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视个人体验和彼此的温暖陪伴,确保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约10分钟。
主题介绍: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在沙盘世界里举办一场盛大的“传统文化艺术节”。想象自己是一名小小艺术家,可以是古代的诗人、画家,也可以是戏曲大师或民间艺人。我们要用沙具重现或创新那些古老而美丽的艺术表演,讲述它们背后藏着的动人故事,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我们的写作技能,学会用文字记录和表达这些精彩的文化时刻。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选出一位“文化小使者”,负责制定沙盘摆放规则,比如每人可选两件沙具代表一种艺术形式,每人有一次调整机会,约5分钟。
沙盘创作:孩子们静心构思,将手中的沙具缓缓放入沙盘,搭建出一个个小型艺术场景,如皮影戏台、书法展台等,全程保持静默,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轮流完善沙盘,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不干扰他人的基础上,为共同的艺术节增添细节,约10分钟。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组内成员轮流讲述自己选择沙具的灵感来源和背后的故事,边分享边微调沙盘布局,使场景更加生动,约20分钟。
沙盘统一:全组共同参与,每人用2分钟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将大家的作品巧妙串联,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节,约20分钟。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各组选出“故事讲解员”,负责向其他组展示并讲述自己组的沙盘故事。其余成员按组轮流参观,细心聆听,互相学习和启发,整体时间依据组数灵活调整,如6组则约为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沙盘旁,用相机捕捉这富有创意和深意的作品,留下美好的记忆,约5分钟。
总结讨论:在小组内,孩子们交流今天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讨论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美和故事融入到写作中,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指导师宣布:“今天我们在沙盘中体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旅行,现在,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从这个奇妙的世界中归来,继续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重申活动主题:“通过这次‘传统文化艺术节’沙盘活动,我们不仅重现了传统艺术的辉煌,更创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故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更加自信地传播中华文化,用笔尖书写更多动人的文化篇章。”
保密仪式:全体参与者共同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在尊重与感激中结束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彼此之间传递着温暖的祝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