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科学发现过程,团队合作探究科学现象,撰写发现报告,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写作。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布置沙盘室为充满好奇心的实验室风格,沙盘中预置科学元素的沙具,如显微镜、试管、星球模型等,创造出一个激发探索欲的环境。
团队建设:采用“科学接龙”游戏破冰,每位小朋友说出一种科学现象或科学家的名字,下一个小朋友需接上与前一个相关的词语,增进了解与互动,约5分钟。
规则说明:介绍沙盘活动的基本原则,“四不二重”: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视内心感受与彼此陪伴,引导孩子们理解活动流程,约10分钟。
主题介绍:亲爱的小小探险家们,今天我们将化身为科学家,在沙盘世界里探索未知,重现那些令人惊奇的科学发现!想象一下,你就是那个揭开自然奥秘的英雄,我们要一起搭建实验场景,讲述发现故事,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选出“首席科学家”作为组长,负责制定沙盘操作规则,如每人每次可以选取两件沙具、如何标记个人贡献区等,约5分钟。
沙盘创作: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依次安静地放置沙具,构建出自己心中的科学发现场景,如恐龙化石挖掘、星空观测等,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轮流完善沙盘,期间保持对他人作品的尊重,通过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索故事场景,约10分钟。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组内成员轮流分享选择沙具的初衷和对整体沙盘的感受,允许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细微调整沙具布局,增加场景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约20分钟。
沙盘统一:集体讨论后,每人尝试讲述一个关于沙盘的整体故事,重点在于如何将每个人的发现串联成一个连贯的科学探索旅程,时长约为2分钟/人,共计约20分钟。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推选一位“**讲解员”,向其他小组介绍本组沙盘故事。其他小组成员轮流访问,聆听不同的科学发现故事,拓宽视野,时间依据小组数量灵活安排。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小组成员集体在自己搭建的沙盘前拍照,留存这份独特的科学探索记忆,约5分钟。
总结讨论:围坐一圈,分享今天的感受与收获,探讨如何将沙盘中的科学发现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导师宣布:“我们的科学探索之旅暂告一段落,但真正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现在,让我们带着今天的发现与感悟,回到现实,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重申活动主题:“通过今天的‘小小科学家的发现’沙盘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像科学家一样观察与思考,还锻炼了写作能力,希望大家今后能用文字记录更多的科学探索之旅,成为传播知识的小使者。”
保密仪式:全体起立,手抚心口,庄严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以示对同伴创意的尊重,最后相互致谢,用微笑和掌声为这趟难忘的旅程画上完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