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搭建理想的家庭环境,强化家庭价值观和归属感。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10分钟
环境布置:布置沙盘室成为一个温馨的角落,确保光线柔和,音乐轻盈,沙盘中心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创作,沙具分类清晰,便于孩子们挑选他们心中的“家”的元素。
团队建设:开展“家庭树”游戏,让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中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或活动,构建虚拟家庭关系网,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亲近感,耗时约5分钟。
规则说明:介绍沙盘游戏的精神——“四不二重”,即在沙盘活动中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其他人的作品,重视每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情感陪伴。详细说明活动流程,时间约为5分钟。
主题介绍:“小伙伴们,欢迎来到‘和谐家园’的建造之旅!想象一下,你心中最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是那个有大树遮阴的后院,还是那个围坐一起共享晚餐的餐桌?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沙具,一起搭建一个充满爱、温暖和快乐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建筑师,更是彼此家庭的一员,共同探索和强化家的意义和归属感。”
二、沙盘操作
**轮:沙盘构造
时间安排:1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成员按顺时针方向依次选取沙具,每人有1分钟时间精心挑选,然后返回座位开始构建,每人操作时间也是1分钟。整个过程安静而专注,让大家的想象在沙盘上生根发芽。
沙盘创作:在沙盘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规则(若有的话)摆放沙具,可以是一栋小屋、一块菜园、家人的小雕像,甚至是宠物和家具,创造属于他们的和谐家园。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20分钟
分享微调:轮流分享各自沙具背后的小故事,比如为何选择这个沙具,它代表了家里的哪个角落或哪位家人,以及现在的沙盘给自己的感觉。在此期间,可以对沙盘进行细微调整,使之更加贴近心中的理想家园,约10分钟。
沙盘统一:全组共同讨论,尝试将各自的作品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人简述自己沙具在“和谐家园”中的角色和意义,促进团队间的共鸣和理解,约10分钟。
第三轮:分享交流
时间安排:3分钟
分享形式:邀请几位学生代表,自愿上前来分享他们小组的“和谐家园”故事,展示团队合作的成果和各自对家的理解。
三、结束仪式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告活动结束,引导孩子们从构建的理想家园中慢慢回归现实,但带着对家庭更深的理解和爱。
重申活动主题:再次强调“和谐家园”活动的主旨,即共同构建理想的家庭环境,强化家庭的价值观和归属感。
保密仪式:全体起立,由沙盘师领誓:“我宣誓,只带走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美好感受,留下伙伴们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彼此尊重,心怀感激。宣誓人,XXX。”以此方式,维护每个人分享的私密性和尊重性,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