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观念和归属感。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10分钟
活动内容:
环境布置:温馨布置沙盘室,使用柔和的照明,确保室内安静无干扰。沙盘置于中央,周围摆放各类沙具,包括人物模型(大人、小孩)、房屋、树木、动物等,以便孩子们能直观地构建他们的家庭树。
团队建设:开始前,通过轻松的破冰游戏“大风吹”,例如:“大风吹,吹所有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换位置!”这样的互动可以迅速拉近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营造友好氛围,约5分钟。
规则说明:
强调在沙盘活动中要遵守的“四不二重”原则:不分析他人作品、不解释自己的意图、不评价他人选择、不判断作品好坏,重视个人的感受体验,重视彼此的陪伴与倾听。
简述流程,让孩子们了解他们将轮流摆放沙具,以及之后会有分享与讨论环节,鼓励开放与尊重的态度。
主题介绍: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叫做‘家庭树’。想象一下,我们的家就像一棵大树,树根深深扎进土里,那是我们的祖先和家族历史;树干强壮,代表着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他们支撑着整个家;树枝和树叶是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我们在树上快乐地生长,彼此相连。今天,我们要用沙盘里的小玩具,一起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庭树’,看看我们的家庭是什么样子,感受家的温暖和力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沙盘操作
**轮:沙盘构造
时间安排:10分钟
规则设定:小组围坐沙盘旁,按顺时针方向轮流,每次一人上前挑选沙具,限时1分钟,返回座位后下一位继续,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创造。
沙盘创作: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摆放沙具,构建家庭成员的形象或象征物,比如用小房子代表家,人物模型代表家庭成员,树木象征成长等,全程保持安静,专注于自己的创作。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20分钟
分享微调:每个孩子轮流讲述自己选择沙具的原因和摆放时的想法感受,同时,允许他们在听取他人分享后,轻微调整自己的沙具位置,以更好地融入集体创作,增进相互理解,约10分钟。
沙盘统一:在理解各自故事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共同构思一个关于家庭的小故事,尝试将每个人的元素串联起来,讲述一个关于爱、支持和成长的家庭故事,约10分钟。
第三轮:分享交流
时间安排:15分钟
分享形式:鼓励孩子们自愿举手分享自己小组的“家庭树”故事,可以是小组代表或者任何想发言的孩子,让大家听到不同的家庭故事,感受多样化的家庭温暖和归属感。
三、结束仪式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温和宣布活动结束,提醒孩子们现在可以从构建的家庭树场景中“回来”,带着新认识和感悟重新连接现实世界。
重申活动主题:再次强调今日活动的核心——通过“家庭树”加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增强作为家庭一员的归属感。
保密仪式:全体起立,跟随沙盘师宣誓:“我只带走我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这不仅是一种承诺,也是对彼此隐私的尊重和保护。随后,大家互道感谢与祝福,用掌声为这次美好的共处时光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