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心理工作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沙具(各种小物件)与沙的配合,在沙盘中的摆放来反映个体的内心世界、情绪状态和心理动态。沙具的摆放原则与调整考虑以及其背后的意义,是理解和掌控好活动质量的关键之一。
1、自由选择放置:沙盘活动中一般情况下是参与者应被鼓励按照自己的直觉和感受自由选择沙具并放置于沙盘中,无需过多的外界指导或限制,这是尊重个体无意识表达的基础。但一些主题较为明确或者沙盘师主观需要对沙盘活动进行操作体验把控以及主导活动效果时,在不限制参与者取沙具内容的情况下,需要对取拿沙具的顺序、数量、摆放规则、扰动处理做出明确规定,以降低参与者在某些非主体因素上的自我决策负担,而把目标集中到主题元素上的表达,这也就造成了不同沙盘活动中直观的体验不同,以及参与者对沙盘师的反馈不同。
2、拿取沙具顺序:拿取沙具的顺序本身我们不做过多关注,但如果我们人为规定了拿沙具的顺序,特别是在团体活动中,这个可能势必要的,因为毕竟多人同时选取沙具相互之间干扰会比较大,一般都是一组一人拿沙具,取回后第二个人再去;
3、拿取沙具数量:拿取沙具数量一般在团体活动中是要考虑的限定一人单次拿沙具的数量。一个考虑是沙盘室沙具总量,如果人多而每个人单次拿的又多,要考虑是否购用(一般沙具分成9大类59小类,需要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类都要有足够的冗余会被选择到,否则将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再个是要考虑拿的沙具太多在拜访时对盘面布局和表述的影响,太过纷杂的团体沙盘内容不利于活动效果;最后,从无意识流出层面,要考虑限制沙具数量,因为沙具太多,无意识流出太多,无法得到有效的表达和觉察。
4、沙具摆放规则:拿回来沙具后,要考虑如何摆放的问题,特别是团体活动中,6个人一个沙盘,是等大家都选好沙具回来一起摆放,还是随着拿回来随着摆放,还是每次每人摆放一件,本小组轮完一圈,再摆下一件,最后大家都把手里的沙具摆放完毕即可。这里的核心是涉及到一个无意识流动的问题,流动的方式是通过画面的呈现、对沙盘布局的逐步改变、摆放上下家相应的动态反映和引起的思想变化而体现出来的,这个是沙盘师可以考虑的一个操作环节设置点。比如,是否把这个决策权给到组长,还是沙盘师就规定好,如果给到组长,那么就会锻炼或让组长觉察这个小组的统筹能力,也会让组长影响到本小组的活动效果,同时,不同组组长如果采用了不同的摆放顺序,那么就会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形成不同无意识表达结果的流动,就体现了团体的交融和影响,但这也是个双刃剑,因为这需要咨询师有很好的控场能力,避免因为个性化安排而导致的时间和场面失控;如果沙盘师设定好这个摆放顺序和规则这样会相对保证场面可控,但在个体的无意识表达和整体的活跃状态上会受到限制,这个需要沙盘师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