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另一面

2024-05-24
来源:

目的理解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减少基本归因错误。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确保沙盘室环境温馨、静谧,沙盘中心位置摆放,四周沙具分门别类,有序陈列,为参与者创造一个启发思考的环境。

团队建设:进行“角色扮演猜猜看”破冰游戏,每位成员抽取角色卡并表演,其他人猜角色身份,通过角色的多面性理解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增进团队间互动,约5分钟。

规则说明:简述沙盘疗法的理论基础,强调“四不二重”原则,即在体验过程中避免对他人进行分析、解释、评价和判断,而应重视个人的感受体验和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陪伴。详细介绍活动流程,帮助参与者清晰活动框架,约10分钟。

主题介绍:“故事的另一面”沙盘探索,我们将通过无意识觉察,探索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行为背后情境的理解,旨在减少基本归因错误,即过分关注个人特质而忽略外部情境对行为的影响。想象你手握一盏探照灯,照亮那些通常被忽视的背景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未曾注意的角落,发现故事的另一面,促进更加全面与公正的认知。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小组内推举“故事架构师”,负责制定沙盘操作规则,如每人可选取5件沙具,分别代表人物、情境、情感等,每人摆放一次,约5分钟。

沙盘创作:成员按照规则静默地摆放沙具,通过沙具的布局构思一个包含情境影响的人物故事,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轮流进行,确保每位成员都有机会贡献于沙盘的构建,期间不触碰他人沙具,约10分钟。

(二)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组内成员轮流分享各自沙具选择的思考、情感,及对沙盘整体感受,允许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调整沙具位置,深化故事表达,约20分钟。

沙盘统一:全组围绕“情境影响行为”主题,每人讲述一个简短故事,尝试将所有成员的元素融合,展示一个完整的情境与行为关联图景,约20分钟。

(三)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选出最能传达沙盘故事的“解说大使”,留守沙盘为其他组员讲解。其余成员按组别轮流参观,聆听并理解不同小组对主题的诠释。时间根据组数灵活调整,如6组,则总用时约为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各小组返回自己的沙盘前,拍摄沙盘现状,留存今天独特的创作记忆,约5分钟。

总结讨论:小组内部交流今日活动的体验、学习到的关于情境影响行为的新认识,以及如何减少基本归因错误的思考,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布活动结束,引导参与者从沙盘的虚拟世界中返回现实,提醒大家将今天的学习应用于日常生活。

重申活动主题:“通过‘故事的另一面’,我们学会了在日常判断中看见行为背后的复杂情境,减少基本归因错误,愿我们在未来,能以更加开阔的视角理解他人,让心灵之眼捕捉生命的多重维度。”

保密仪式:全体成员在沙盘师的带领下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以此作为对彼此隐私的尊重与保护,相互表达感激与祝福,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