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拓宽思维,减少可用性偏差,认识到多样化的可能性。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确保沙盘室环境宁静,光线适宜,沙盘与各式沙具摆放得井然有序,营造一个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
团队建设:进行“思维星球跳跃”破冰游戏。成员随机抽取写有不同思维模式(如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的卡片,快速找到持有相同或对立思维模式的伙伴,分享自己对该思维模式的理解,增进相互了解,时间约5分钟。
规则说明:简述沙盘心理技术的精髓,重点强调“四不二重”原则,即在沙盘活动中避免分析、解释、评价、判断,重视个体感受和团队间的亲密陪伴。详细介绍操作流程,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在无压力的环境下自由表达,约10分钟。
主题介绍:“可能性的宇宙”旨在通过无意识的觉察,引导大家探索认知偏差,特别是减少因信息的易得性而产生的偏误,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生活中的无限可能。想象我们正置身于浩瀚的宇宙,每个沙具代表一个未知星球,等待我们去探索其背后的多样性与未知,通过沙盘创作,拓宽思维边界,寓教于乐。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小组内推选“星际领航员”,由其设定沙盘规则,如每人可选取5件沙具,代表不同的可能性,每人有两次摆放机会,约5分钟。
沙盘创作:成员们在静默中,按照规则摆放沙具,构建自己心中的“可能性星球”,期间保持专注与自我探索,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依次操作,构建出一个集体的“可能性宇宙”,期间保持对他人作品的尊重,约10分钟。
(二)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组内轮流讲述自己选择沙具时的思考、情感体验,及对整体沙盘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允许在不破坏整体主题的前提下微调沙具位置,加深个人表达,约20分钟。
沙盘统一:每人尝试讲述一个关于沙盘整体的2分钟故事,努力将小组成员的想法和感受融合在一起,展现团队合作下的多元宇宙观,约20分钟。
(三)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和表达力的“宇宙故事家”,留组为其他组员讲解沙盘故事。其他成员则按组轮流参观,倾听并从中汲取灵感,时间根据组数灵活调整,如6组则总时长约为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各小组返回自己的沙盘,为创作的“可能性宇宙”拍照留念,记录这次独特的思维旅程,约5分钟。
总结讨论:小组内部分享今日活动的体验、学习到的思维拓宽方法及减少认知偏差的感悟,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布活动结束,引导参与者从沙盘创造的宇宙中回归现实,提醒大家将这份体验带入日常生活中。
重申活动主题:“今天,我们在‘可能性的宇宙’中遨游,学习拓宽思维,减少了可用性偏差,见识了无限可能。愿我们都能成为思维的探险家,勇敢探索未知,拥抱生活的多样性。”
保密仪式:全体成员共同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在相互尊重与感激中,结束这次意义非凡的沙盘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