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偏差。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确保沙盘室光线柔和、氛围静谧,沙盘中心放置,周围环绕各式沙具,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度思考与自我探索的空间。
团队建设:开展“信息快闪”破冰游戏。参与者随机抽取含有多种信息片段的卡片,限时分享最吸引他们的一条信息及为何吸引,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初步沟通与了解,约5分钟。
规则说明:介绍沙盘疗法的核心理念,强调“四不二重”原则:在沙盘活动中,成员们应做到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而是注重个人内在感受与彼此之间的真诚陪伴,详细说明操作流程,确保每位参与者清晰明白,约10分钟。
主题介绍:本次沙盘之旅以“信息迷雾”为主题,旨在通过无意识的觉察,帮助大家在信息洪流中提升筛选与辨识能力,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减少认知偏差,避免被过载信息所困。想象我们置身于一片由信息构成的迷雾森林,目标是找到那束指引方向的光,即正确的信息筛选之道,从而走出迷雾,获得清晰的认知视野。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小组内推选“导航员”,负责制定沙盘操作规则,如每人可选取5件代表不同类型信息的沙具,每人限摆设两次,约5分钟。
沙盘创作:在静默的氛围中,成员依序摆放沙具,构建出各自心中的“信息迷雾”景象,反映个人在信息筛选中的困惑、挑战与探索,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轮流完成布局,保持对他人作品的尊重,不触动他人的沙具,约10分钟。
(二)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成员轮流讲述选择沙具的原因、感受,及对整个沙盘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允许成员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微调自己的沙具布局,以更贴切地表达想法,约20分钟。
沙盘统一:每位成员尝试在2分钟内叙述整个沙盘的寓意故事,将小组成员的个人视角融合,形成一个关于信息筛选与认知偏差的集体叙事,约20分钟。
(三)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投票选出最具表达力的“故事讲述者”,作为本组的解说员。其他成员按组轮流访问,聆听不同小组的沙盘故事,增进跨组交流与灵感碰撞。总时间根据参与组数调整,例如6组约为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各组返回自己的沙盘,拍照记录下这独特的信息迷雾之旅,定格团队的创意与发现,约5分钟。
总结讨论:小组内部分享今天的体验与收获,探讨如何将沙盘中学到的信息筛选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布活动结束,引导大家缓缓从沙盘的虚拟世界中退出,回归现实生活的平静。
重申活动主题:“通过今天的‘信息迷雾’之旅,我们不仅学会了在信息海洋中航行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如何在认知偏差的迷雾中寻找明灯,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成为自己信息世界的智慧导航者。”
保密仪式:全体成员跟随沙盘师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在相互尊重与感激的氛围中,为本次活动画上完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