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天秤

2024-05-24
来源:

目的平衡过度概括化与绝对化思考,学会权衡利弊。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沙盘室被精心装饰,营造出一个中立和谐的氛围,中央的沙盘仿佛一座精密的天秤,周围点缀着轻柔的光线与平衡元素的装饰,沙具包含象征各种决策、情感与后果的小物件,有序排列,静待参与者的探索。

团队建设:“思维平衡球”破冰游戏。参与者分成两队,每队需用绳子控制球的平衡,穿越障碍物,到达终点。游戏寓意着团队合作与思维的平衡,时长约5分钟。

规则说明:介绍沙盘疗法的核心理念,强调体验过程中的“四不二重”原则,即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在个人感受与团队间的相互陪伴。明确操作流程,确保每位参与者理解并尊重这一精神,耗时约10分钟。

主题介绍:欢迎踏入“平衡天秤”的沙盘之旅,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无意识的觉察,帮助大家识别并调整那些过度概括化与绝对化的思考模式。想象自己是一名公正的裁判,手中握有天秤,学会在生活的天平上,精确放置每一件“事实”与“情感”的沙具,权衡利弊,找到内心的平衡点。这不仅是一次认知偏差的探索,也是一场寓教于乐的心灵冒险。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小组内部推举一位“天秤守护者”,由其引导制定摆放沙具的具体规则,如每人可选沙具的数量、摆放的策略等,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地表达,约5分钟。

沙盘创作:在静谧的环境中,成员们依据规则,逐一在沙盘上放置沙具,无声地构建出个人对于“平衡”的理解,持续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依次操作,最终共同创造出一个反映平衡与权衡主题的沙盘景观,期间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不触碰他人沙具,约10分钟。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组内成员轮流分享各自选择沙具背后的想法与感受,同时允许在不破坏主题的前提下,微调自己的沙具位置,以更准确地表达内在的平衡状态,约20分钟。

沙盘统一:全员围绕“平衡天秤”的核心,每人简述自己对沙盘故事的理解,尝试将所有人的思想和感受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约20分钟。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投票选出最具表现力的“故事讲述者”,作为本组沙盘的导览员,向其他组别介绍本组作品的意义与背后的故事,每次访问时长按组数调整,如6组,则整体用时约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各组返回自己的沙盘前,记录下这独特的平衡创造,拍摄照片,留存珍贵记忆,约5分钟。

总结讨论:小组内部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个人的体验、领悟及如何将“平衡天秤”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思考,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布活动圆满结束,引导大家从沙盘的角色中走出,带着新获得的洞见回归日常生活。

重申活动主题:“平衡天秤之旅,是一次心灵的校准,我们在天秤的两端放上思考的砝码,学会了不偏不倚,既不沉溺于绝对,也不迷失于泛泛,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理性的光辉与感性的温暖。”

保密仪式:沙盘师引领全体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以此巩固对隐私的尊重,同时传递出对彼此经历的珍视与感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