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根脉

2024-05-24
来源:

强化文化安全,保护文化遗产,抵御文化侵略。强化文化自信与保护意识。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精心布置沙盘室,确保环境明亮而不刺眼,四周悬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挂饰或图片,如书法、国画、剪纸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沙盘应位于房间中央,沙具分类摆放于沙盘周围,便于参与者挑选。

团队建设:通过“文化拼图”破冰游戏增进团队成员间的了解。参与者随机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幅描绘中国文化遗产的拼图(如长城、故宫、敦煌壁画等),限时5分钟完成拼图。游戏过程中鼓励交流与协作,同时激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认识。

规则说明:介绍沙盘活动的核心理念,强调参与者应以开放的心态进行非言语的自我表达与共享体验。明确“四不二重”原则,即在活动中避免分析、解释、评价、判断他人的沙盘创作,而是注重个人的感受与团队的相互陪伴,指导参与者了解活动流程,约10分钟。

主题介绍: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名为“文化根脉”的探索之旅,旨在通过亲手搭建沙盘模型,感受并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文化安全意识,学会珍惜并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有效抵御文化侵略。让我们在沙的世界里,共同描绘一幅幅文化自信与保护意识交织的生动画卷,让心灵与智慧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升华。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各小组内部推选一名“文化守护者”作为组长,负责制定小组规则,如每人选取沙具的上限、摆放的顺序与次数等,确保规则公平且激发创造力,约5分钟。

沙盘创作:在静默中,每位参与者根据对文化根脉的理解,精心挑选沙具,按照规则逐一摆放在沙盘上,创造出象征文化传承和个人记忆的场景,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小组成员依次完成个人部分后,不得触碰他人作品,共同审视初步形成的沙盘景观,体会不同文化元素的和谐共生,约10分钟。

(二)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小组内部轮流分享各自摆放沙具的初衷、情感体验以及对沙盘整体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允许成员在不破坏整体主题的前提下,对个人沙具进行细微调整,以更好地融入集体创作,约20分钟。

沙盘统一:全组共同围绕“文化根脉”主题,每人用2分钟讲述自己心中关于沙盘的故事,努力将个体的情感和创意融合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文化叙事,约20分钟。

(三)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民主选出“文化大使”,负责向其他小组介绍本组沙盘的故事与寓意。其他成员按组别轮流访问,细心聆听,相互学习,增进跨组间的理解和共鸣。时间根据实际组数灵活调整,确保每组都能充分展示,如六组则大约需要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小组成员聚集在自己精心布置的沙盘前,用镜头定格这份创意与合作的成果,记录下这段文化探索之旅的珍贵时刻,约5分钟。

总结讨论:回归小组,分享今天的活动体验、收获以及对文化安全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认识,探讨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与保护行动力,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布活动结束,邀请所有人从沙盘的创意世界中缓缓抽离,回归现实,但内心带着对文化的更深理解和敬意。

重申活动主题:“今天,我们一同走过‘文化根脉’之旅,用沙盘搭建起了文化安全的桥梁,强化了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我们带着这份文化自信,继续在生活中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守护好我们的文化家园。”

保密仪式:沙盘师引导全体参与者庄严宣誓:“我仅带走个人的感悟与成长,留下团队共有的故事与记忆,宣誓人[各自姓名],我宣誓,将这份宝贵的经历深藏心底,同时向每一位伙伴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与美好的祝愿。”在温馨的氛围中,活动圆满落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