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种植一片情感之林,每棵树代表一种共有的情感体验,增进情感共鸣。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确保沙盘室环境温馨舒适,光线柔和,播放轻柔背景音乐,沙盘中央铺满细腻的沙子,四周摆放各类树木、人物、动物等沙具,有序而富有吸引力。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轻松进入沙盘区域,椅子摆放便于老年人就坐。
团队建设:通过简单的破冰活动“记忆接龙”开始,每位老人说出自己名字及年轻时最难忘的一件小事,促进相互了解和亲近,约5分钟。
规则说明:简明扼要地介绍沙盘疗法的核心——“在这里,没有对错,只有共享与理解。我们遵循‘四不二重’原则:不分析彼此的选择,不解释沙具的意义,不评价任何创意,不判断情感真伪;重视每个人的内心感受,重视彼此之间的温暖陪伴。”接着,简述操作流程,让每位老人明白接下来的活动步骤,约10分钟。
主题介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将携手在“情感共鸣林”中漫步,这不仅是一片虚拟的森林,更是我们心灵的绿洲。想象每一棵树木都承载着我们共有的情感记忆:喜悦、思念、坚韧、宽恕……通过亲手种植这些情感之树,我们不仅能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共鸣,还能在分享与倾听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推选一位“园艺师”作为组长,负责引导制定小组规则,比如每人可选取23件沙具代表不同情感,以及摆放的具体规则,确保每位老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约5分钟。
沙盘创作:在静谧的氛围中,每位老人根据自己的情感记忆挑选沙具,轻轻地在沙盘上种植他们的“情感之树”。期间鼓励非语言的交流,如眼神、微笑,增进心灵层面的沟通,约15分钟。
沙盘成型:在组长的协调下,轮流完成各自区域的布置,形成初步的情感共鸣林。过程中保持尊重,避免触碰他人布置,约10分钟。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每位老人轮流讲述选择沙具背后的情感故事,同时,允许在不影响整体构想的前提下,微调自己的布置,使情感表达更为精准,约20分钟。
沙盘统一:集体讨论,尝试将每个人的故事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情感之旅,每人用2分钟讲述自己理解的沙盘整体故事,强化情感共鸣,约20分钟。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选出一位最能传达沙盘故事的“导游”,向其他组介绍本组的情感共鸣林。其余成员聆听、提问,增进跨组间的理解和情感联结。参观总时长根据组数灵活调整,确保每位老人都有足够的时间交流,如6组则大约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每位老人在自己的作品前合影,记录下这份独特的共同记忆,约5分钟。
总结讨论:围坐一起,分享今日活动的感悟,哪些情感体验触动了你?如何通过这次活动更好地理解了自己或他人?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亲爱的朋友们,随着夕阳的余晖,我们今天的‘情感共鸣林’之旅即将告一段落。让我们轻轻挥别这片心灵的森林,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日常的生活。”
重申活动主题:“今天,我们在‘情感共鸣林’中播撒了理解的种子,收获了共鸣的果实。愿这份情感的纽带,如同我们共同种下的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根深叶茂,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谐。”
保密仪式:“现在,我们共同宣誓:只带走属于自己的宝贵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在这里安全生长。我是宣誓人XXX,我承诺,将这份理解和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大家的陪伴,祝福我们的心灵之林永远繁茂。”
通过这样的步骤,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每一次的相聚都成为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