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摆放代表理想学校的模型,描绘未来学习环境,增强目标感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憧憬,为实现梦想提供内在动力。
一、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分钟
环境布置:确保沙盘室光线柔和,环境温馨且隔音良好,沙盘中央的细沙平整无痕,沙具分类摆放在易于取用的架子上,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创作空间。
团队建设:活动开始前,通过轻松的破冰游戏“大风吹”,比如让每个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并解释原因,以此促进成员间的初步了解与互动,时间为5分钟。
规则说明:首先,简短介绍沙盘游戏的基本理念,强调这是一个自由表达内心世界的过程。明确“四不二重”原则——在活动中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他人的作品,重视个人的感受体验和彼此间的陪伴支持。接着,详细说明沙盘操作流程,包括轮流摆放沙具、静默创作等要点,耗时约10分钟。
主题介绍: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梦想校园”,在这个环节中,每位同学将通过沙盘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想象一下,那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它坐落在哪里?校园里有哪些设施让你心生向往?是宽广的图书馆、现代的实验室,还是绿意盎然的林荫道?通过亲手搭建这个场景,我们将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学术追求,感受到那份来自未来的召唤,从而在考前这段关键时期,激发出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坚定的目标感。让我们在创造中预见未来,在梦想中汲取力量。
二、沙盘操作
(一)**轮:沙盘初体验
时间安排:30分钟
规则设定:每组推选一位“梦想建筑师”作为组长,由组长引导制定组内规则,比如每人每次可拿几个沙具、是否允许覆盖他人放置的物品等,确保规则公平且利于创意发挥,耗时5分钟。
沙盘创作:在静默中,每位成员按照小组规则逐一摆放沙具,将自己的憧憬一点一滴融入沙盘之中,15分钟的静默创作让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
沙盘成型:全体成员轮流操作完毕后,沙盘成为一个集体梦想的缩影,此阶段严禁触碰他人摆放的沙具,保持沙盘的完整性,用时约10分钟。
第二轮:感受与调整
时间安排:40分钟
分享微调:每个人轮流分享选择沙具的原因、放置时的感受,以及对整个沙盘的观感。在倾听和理解中,成员可对自己的部分进行微调,使沙盘更加贴近大家的共同愿景,耗时20分钟。
沙盘统一:接下来,小组围坐,轮流讲述一个不超过2分钟的沙盘故事,尝试将所有成员的主要感受和沙具象征意义融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叙述,耗时约20分钟。
第三轮:组间交流
时间安排:20~30分钟
组间参观:每组通过内部投票选出一位“梦想讲解员”,负责向其他组介绍本组沙盘背后的故事和创意灵感。其余成员按组别依次走访其他小组,聆听讲解并给予尊重与鼓励。根据组数安排时间,如六组,则总耗时约18分钟。
三、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15分钟
拍照留念:各小组返回自己的沙盘前,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下这份珍贵的记忆,记录下今天共同创造的“梦想校园”,预计5分钟。
总结讨论:围圈而坐,小组成员分享今天的体验、感悟以及任何触动心灵的时刻,鼓励正向反馈,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耗时约10分钟。
四、结束仪式
时间安排:5分钟
去角色仪式:沙盘师宣告:“今天的‘梦想校园’之旅已到达终点站,让我们轻轻松开想象的翅膀,带着今天的收获,回到现实的温暖怀抱。”
重申活动主题:“通过‘梦想校园’,我们共同绘制了心灵的蓝图,激发了前行的动力。记住,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珍视,每一次努力都是通往理想校园的基石。愿这次体验成为你们心中不灭的光,照亮前方的路。”
保密仪式:全体起立,右手抚胸,跟随沙盘师重复誓言:“我宣誓,只带走我自己的感受,留下别人的故事。感谢今日的相遇,祝福彼此的梦想成真。”以这份庄严的承诺,守护每个人的隐私与尊严,也为这次意义非凡的旅程画上完美的句号。